书房 | 一个人精神的自留地
发布时间:2023/10/13 浏览量:1721
倪正父《锄经堂》述书房至乐五事:静坐第一,观书第二,看山水花木第三,与良朋讲论第四,教子弟读书第五。
黄庭坚曾说:一日不读书,尘生其中;两日不读书,言语乏味;三日不读书,面目可憎。
读书,在今天已不仅仅是书房里的专属活动。然而,阅读的空间越来越多,不但没有带来精神天地的拓宽,反而是深度的消失,个人精神的无处安放。
事实上,西安茶桌,陕西榆木家具,西安仿古茶桌,西安豫德尚品家具有限公司空间与我们想要的生活息息相关——养神在卧榻,休憩在茶席。
生活的变化,也正是不同空间场景的转换,如今卧房、路上、地铁、咖啡厅,随处皆可阅读,在嘈杂的环境中,却再没有沉浸式的深度体验;手机、电脑、网络,甚至读书音频,知识的获得越来越容易,却再没有了在书房批注、钻研厚度的读书境界。
阅读的核心不仅仅在于“阅读”本身,而在于对深度的思考、对厚度的体验;阅读的根本,也不在于事功,而是精神世界的构建。
越是浮躁的时代,一个纯粹的、独享的、安静的阅读空间,就越不可少。有学者说,对于读书藏书,不但要有钱有闲,更重要的是书房。
读书无小事,书房是我们的灵魂居所,是一个人“精神的自留地”,书房,标识出的是一个人的精神底蕴和生命厚度。底蕴决定的是自由精神的限度;厚度决定的,是生命承载现实的质量。
中国人的气质尽在一个人的书房之中
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,往往成为一个读书人的精神符号,就如刘禹锡之陋室,陆游之老学庵,张岱之梅花书屋。
书房对于读书人的精神意义,就如山水林泉对于城市喧嚣中人的意义:既为摆脱世俗的束缚和牵累,退向自由天性的回归、悠游,同时,也为登上人生的下一个台阶,积蓄精神与生命的力量。
书斋生活,正是在这片自留地上,个人对文明价值的退与守,对精神的培蓄。
在物质泛滥的世界里,退守精神世界的“自由”
古人讲,进而入仕,退而读书。书斋并不属于现实功利世界建功立业的进取,而是属于个人的山居、归隐等林泉意趣的退守。
哪怕是身居繁华闹事,为琐碎事务所牵绊,肉身不得自由;但是,只要走进书房,在书斋生活中,至少可以让精神摆脱羁绊,回归自由。
在日渐庸俗的文化里,退守审美情趣的“典雅”
文化日渐扁平且大众化的时代,书房是“典雅”文化生活最后的容纳之所。书斋生活从来都不止于阅读,而是一系列围绕文房器物的文化艺术活动——书写创作、器物赏鉴、焚香煮茗、交游唱和、文会雅集……
在书房中,因为不带有丝毫功利目的、只求艺术精神的畅游,走入精神的高处,以“雅”之高远,远离“俗”之平庸。
一间书房,能隔绝尘氛,亦能成就真我。居于书房之中,以草色为丽景,得万物天趣;以砚墨为良田,得千古留名。
一间书房,就是一个世界。静时读书史,月明自煎茶,清夜安眠,白昼能闲。放下蝇营狗苟,无意人间是非,愿你如一抹世间闲云,栖心于书房之中。